2025 秋季會刊 part 1 (許子堯醫師)
John Mew 追憶
John Mew 1928-2025
作者: 許子堯 醫師
第一次見到英國矯正醫師Dr.John Mew是2023年,他來台灣演講,我幫忙接待。在此之前就已經拜 讀過他的著作,也參加了英翻中的台灣翻譯小隊。因為他提出的顱顏生長理論,啟發了許多醫師、 治療師,也衍生了許多新的治療,例如知名的澳洲肌功能矯正系統MRC。
他相信,齒顎不正和相關的臉部美觀問題,來自後天的姿勢和功能失常,與傳統的齒顎矯正學歸咎 於基因遺傳,大相徑庭。他大力支持兒童在青春期前,接受早期矯正治療,改善隨著生長惡化的齒 列顱顏不正問題。他命名其生長理論為Tropic premise。 他的治療原則,基本上就是上顎擴張後,訓練上下顎閉合,舌頂上顎,身體姿勢端正,多咀嚼等, 藉由改變口腔周遭肌群的姿勢和習慣,創造理想生長,導正生長問題。 不過,他的學說也遭到傳統矯正學界的質疑和批評,他以嚴謹的實驗精神,找來同卵雙胞胎(基因 相同),接受他的orthotropics(齒顎生長引導)治療,和接受傳統拔牙矯正治療,或不治療,來比 對臉型發育結果,結果真的有差異,證實了他的理論正確性,後天環境確實大幅影響生長方向。
研讀John的書時,除了其理論和治療,更啟發的是,他追根究底的去思考,為什麼會齒顎不正?他深信找出原因,才能正確治療。他研究考古學,發現工業大革命以前的人們齒顎不正的機率極低,上下顎對齊生長是必然的,一如野生動物。例如他提出一個有趣的疑問,鱷魚的嘴長有一公尺多,相對於人類的顎骨長很多,牙齒也更多,上下顎理論上更難對齊,但是如果鱷魚的上下顎不對齊,怎麼獵食生存,再者我們也無見過歪嘴的鱷魚,能生存的鱷魚,其基因必是上下顎對齊的,否則淘汰,同理可證人類基因,存在齒顎不整的機率極低。再者,根據達爾文的理論,基因演化,往往需要上千年,上萬年的時間,人類工業大革命後,不過3、4百年,期間齒顎不正的機率大幅提升,而且至今仍在升高中,所以他推測不是基因造成齒顎不正的,反倒是後天生存環境造成的,工業時代的生活大幅度改變導致生長問題。
他提的另一個簡單,發人深思的例子,如豆芽發苗,把豆芽放置在在不同的發芽位置,各自陽光照射角度不同,即便豆芽的基因簡單相近,但為了適應環境,生長出不同的形狀。
此外,經由觀察他父親(也是矯正牙醫)的病人資料庫,和他自身的口腔外科醫師訓練。在口腔外科的一種手術中,他發現下顎骨的可塑性,顳顎關節頭截斷後,即便是成人,下顎骨仍會重新塑形生長,適應咀嚼肌群的功能。再者,他改良了該手術後的口內復健用活動裝置,其功用是幫助病人長時間口腔閉合,上下顎對齊,協助下顎塑形生長,成為他治療的一部分。
完善了他個人的理論和療程後,他充滿熱忱的到處演講,參與論壇,全世界飛透透,直到我2023第 一次見到他時,他已經94歲,但他仍舊致力宣揚他的矯正理念,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,我深受感 動,第一次看到活到這麼老的人,還這麼有熱忱,並且與我們談笑風生,毫無架子,好奇地問我各 式台灣的問題。 對我而言,他不僅學術上啟發了我,他的生命熱情也是令我敬仰。除了他自創矯正理論,並以實驗 嚴謹證實之外,他活潑外向,喜歡手作,創造力無窮。他年輕時玩賽車,買了二手的引擎,自行組 裝賽車,參加比賽獲獎。中年時他親手蓋了自己的城堡,在英國轟動一時。他打開了我對人生的想 像,職業、興趣兼顧的精彩人生,況且他又是一個有禮、和藹、聰慧的前輩,不瞞大家說他是我人 生的偶像之一。 聽到他過世的消息,心中滿是不捨,不能再見面了,還想跟他多學一些,多相處一些,不過也是祝 福John,平安喜樂,或許在下段人生旅程中也是依舊精彩熱烈。受他啟發的我們,也將帶著他無畏 創新的精神,持續深造,造福更多人。
想了解更多有關orthotropics概念的資訊,可參考由Dr. Mike Mew 所建置的頻道內容,連結如下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mewingbymikemew